結婚想要簡單就好,但長輩說該有的統統不能少......

異性伴侶小美和阿華即將結婚,兩人原本打算一切從簡,省略聘金嫁妝的禮俗,但小美的家長告誡她:「沒有聘金不准嫁!這點錢都拿不出來,還想娶我女兒!」。然而阿華的事業才剛起步,兩人存款有限。面對這個千古大難題,新人們應該如何應對呢? 妳/你也曾經遭遇類似的情況嗎?

婚禮細節沒共識,長輩意見差好多!

傳統男女「嫁娶婚」的習俗在現代已經精簡了許多,但還是常有新人因為價值觀不同,而與長輩產生摩擦。 從訂婚的聘金嫁妝談判、婚宴喜餅費用分攤、婚紗禮服款式、要不要潑水丟扇、戒指要不要戴到底… …,這些細節的眉眉角角,都有可能傷了大家的感情! 雖然現代年輕人喜歡簡單,對婚禮儀式沒有太多堅持,但還是常面臨「不辦長輩會生氣,辦不好又會被嫌棄」的困境,導致大家最後乾脆用忍一時風平浪靜的心態,硬著頭皮把傳統婚俗都照做一遍。

可是,在執行這些習俗前,你有想過它們代表什麼意思嗎?

一般的異性伴侶在面對一連串的嫁娶儀式時,通常只能照做,沒有什麼自主空間,更別說去質疑其背後的意義了!

但是,許多婚俗儀式背後都隱含著「女生結婚要丟棄過去的自己、和原生家庭說再見,男方卻是增益和豐富」的意涵,也就是所謂的「嫁出去,娶進來」,從在娘家梳化、拜別、大哭,到上車被潑水、丟扇、過火爐、踩瓦片… …,整個嫁娶儀式中,新娘都不斷地被「牽」去執行各種任務。無論是在婚禮中還是結婚後,最「過勞」的角色通常非女性莫屬!

「禮」本是規範、是限制,如果說結婚是兩個人、兩個家的事,那為何婚禮的種種限制,都只針對女性而來呢?

覺得傳統婚俗不適合自己,想做點改變卻怕長輩不開心。明是我要結婚,但做決定的都是長輩......
煩惱的新人
我們是重視性別平等、同志友善的婚顧公司,但主流的婚禮套餐看來看去都一樣,我們希望加入不一樣的元素......
友善婚顧公司

雖然法律早已平等,但習俗文化仍像一道隱形的枷鎖

性別角色的形成是從社會環境中學習而來,傳統文化上的女性承襲了女性在家族的邊缘位置,可以歸結於社會化學習的結果。因此,開始在不疑處有疑是重要的,為什麼我們大家都要跟著父姓、為什麼先人的墓碑上只有男性祖先的名字,為什麼族譜上女性是無名的? 即使是在 2018 的台灣社會,性別平等的法律大多建置完善,但習俗文化的禁忌仍像巨大的背後靈掌控著我們,讓生命價值無法盡情展現。

我們是 TGEEA,一群致力推動性別平等的學校老師

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(TGEEA)長期推動性別平等意識的教育與宣導,我們觀察到台灣人在人生的每個時期,都有各色儀典或必須遵循的禮俗,而傳統觀念中的性別刻板價值便經常透過這樣的儀俗「代代相傳」。 支撐習俗的整個傳統父系社會和文化模式,是性別不等平難以鬆動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因此,我們也持續研發習俗文化與性別平等教育之教材,以台灣人熟悉的脈胳,檢視宗教、傳統民俗的儀式與觀念,例如婚姻、生育、喪葬、祭祀、年節習俗。

脫離性別框架,展現獨特生命價值

公彩回饋金補助 TGEEA 進行的的「打破禁忌習俗虛擬迷境,展現生命價值真實世界」互動式學習方案,將設計互動式教學媒材,研發適合各年齡層適用的互動式學習方法,讓參與民眾從實作中體驗學習,引導其思考生活中性別平等的議題。 計畫第一年以「傳統婚俗」為主題,設計「進擊の新人:測測你的新人力」心理遊戲以及教學活動,第二年預計以「傳統喪禮」為主題,設計互動性更強的情境遊戲。期待藉由這樣的媒材,豐富習俗文化與性別教育的推廣。